jiazhoulvke's Blog
jiazhoulvke
分类
标签
归档
关于
首页
GitHub
RSS
博客迁移至github
2014-03-12 00:00:00
发布在
原创
目前用的便宜空间不够稳定,速度时快时慢,实在很影响心情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随波逐流换到github去了。
下一篇
上一篇
分享到 Google+
分享到 Facebook
分享到 Twitter
jiazhoulvke
Coder
China
by
linux迁移至固态硬盘全过程
Oct 10, 2014
自从台式机上用上固态硬盘后,就再也受不了笔记本上的5400转的机械硬盘了,所以这次又买了块固态硬盘打算装到笔记本上。 笔记本里装的是Ubuntu 14.04 + Win7双系统,Win7主要偶尔运行一些Windows Only的软件,或者偶尔玩一下游戏,没什么特殊的配置,所以重不重装倒无所谓。Ubuntu就不一样了,我的整个开发环境都在里面,假如重装的话配置起来超级麻烦的,当初给台式机重装系统和各种配置就花了我好几天的时间,所以这次决定要直接把原来的系统迁移过来,由于之前没这么干过,整个过程提心吊胆的,还好一次搞定了。 用到的硬件 笔记本Thinkpad T420,内置日立5400转硬盘、可拆卸式光驱 浦科特M6S固态硬盘 适用于T420的光驱位硬盘托架 容量为4GB的U盘 本次的主角小黑和M6S: 具体步骤 把笔记本自带的机械硬盘拆下来,把固态硬盘换上去;把光驱拆下来,把机械硬盘放到硬盘托里,再把硬盘托放进光驱位。固态硬盘成为主硬盘,机械硬盘成为副硬盘。 将U盘插到电脑上,用Linux自带的dd将ubuntu 14.04的镜像文件写到U盘中: sudo dd bs=4M if=/home/jiazhoulvke/Downloads/ubuntu-14.04.1-desktop-amd64.iso of=/dev/sdc 用国产良心软件DiskGenius给固态硬盘分好区: 100M的Win7的系统保留分区(有点像Linux里的/boot)。 50G的Win7系统分区。 8G的Linux交换分区。 400M给/boot。 剩下的空间全部给/。 安装Win7的过程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,就不详述了。 重启电脑,从U盘启动,进入live系统,挂载分区: #sda6为固态硬盘的boot分区 #sda7为固态硬盘的root分区 #sdb5为原机械硬盘的windows分区 #sdb6为原机械硬盘的boot分区 #sdb7为原机械硬盘的root分区 sudo -s mkdir /mnt/{data,new,old} mount /dev/sda7 /mnt/new mount /dev/sda6 /mnt/new/boot mount /dev/sdb5 /mnt/data mount /dev/sdb7 /mnt/old mount /dev/sdb6 /mnt/old/boot 用tar备份root分区和boot分区(也可以用dd或者cp -a直接复制,我是顺便做个备份,所以用tar): cd /mnt/old tar czf /mnt/data/ubuntu14.04.tar.gz ./* 解压文件到固态硬盘:
桌面端Firefox远程调试Android端Firefox
Mar 3, 2014
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,移动网站的开发也显得也越来越重要了,利用Android版Firefox自带的远程调试功能可以轻松的在PC端调试手机端的网站,实在太方便了。 具体步骤 在PC端和手机端都装上Firefox。 PC端Firefox打开about:config,设置devtools.debugger.remote-enabled为True。 手机端Firefox点击菜单栏的”设置”->“开发者工具”,勾选”远程调试”。 将手机连接到电脑上,并启用USB调试。 在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进行端口转发: adb forward tcp:6000 tcp:6000 在PC端Firefox中点击”工具”->“Web开发者”->“连接…“,不用改动它的默认选项,直接点击连接。 注意你的手机,应该会出现下图的对话框,点击”确定”即可: 现在PC端的Firefox会出现下图: 这里就点击”Google”来调试一下Andorid端已经打开的Google网站吧。PC端会弹出一个调试窗口,你可以利用它完全控制Android端Firefox的各种行为。
rss地址已改变
Mar 3, 2014
feedsky实在是烂透了,趁这次迁移博客顺便把feedsky也换掉,现在新的feed是http://feeds.feedburner.com/jiazhoulvke。
博客迁移至github
Mar 3, 2014
目前用的便宜空间不够稳定,速度时快时慢,实在很影响心情,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随波逐流换到github去了。
时隔两年,myproject终于更新了
Feb 2, 2014
2012年6月我写了myproject这个插件,还只是个半成品,不过凑合着也能用,就这样一直用下去了。每次想完善一下的时候就想着先凑合着用,等有时间再改,就这样居然拖了近两年……这次终于下定决心,利用过年前的空闲时间完全重写了myproject。其实真的写起来一天就搞定了,剩下几天都是测试、修复bug。 更新内容 最开始的版本是纯vimscript的,后来因为在windows下更新tags时会弹出命令行窗口就加入了一部分python代码,现在为了兼容性还是改回了纯vimscript,不再依赖python。 增加 :MPCreate 命令,可以通过此命令创建项目。 增加 :MPProjectList 命令,可以浏览、删除、载入通过 :MPCreate 创建的项目。 保存、载入Session的命令从 :MPSaveSession、:MPLoadSession 改成了 :MPSessionSave、:MPSessionLoad。 :MPCreate、:MPLoad、:MPSessionLoad、:MPSessionSave等命令都可以补全了。 去掉几个实用性不大的选项。 修改了部分变量名。 命令说明 :MPCreate 直接输入 :MPCreate ,myproject会让你输入项目的路径及名称,然后会将该项目保存到项目列表中。当你用 :MPLoad 载入项目时就可以利用Tab自动补全项目路径了。 加入”template”参数(即:MPCreate template),myproject会在项目中的project.vim文件中写入如下内容: “let g:MP_Ctags_Enable = 1 “let g:MP_Global_Enable = 1 “set cscopeprg=gtags-cscope “let g:MP_Cscope_Enable = 1 “let g:MP_Session_AutoSave = 1 “let g:MP_Session_AutoLoad = 1 “let g:MP_Write_AutoUpdate = 1 “let g:MP_Source_File_Ext_Name = “” 你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去掉某个选项的注释。 加入”question”参数(即:MPCreate question),myproject会一一询问你是否需要开启某个选项,然后将结果保存到project.vim中。见下图:
用树莓派打造多功能家庭服务器
Nov 11, 2013
家里有块闲置的老硬盘,一直吃灰中,前几天买了个硬盘盒来,利用树莓派打造了一个家庭服务器,用起来非常不错。 准备工作 首先要有一个配置好的树莓派,并且配置一个固定IP,本文中以192.168.1.172为例。将硬盘盒通过USB接口连接到树莓派上。 挂载硬盘 通过ssh连接到树莓派上,输入sudo fdisk -l,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会有一个/dev/sda的设备,那就是你的硬盘了。利用fdisk给硬盘分区,一般直接分一个区就好了,文件系统格式随意,我用的是ext4。 安装autofs: sudo apt-get install autofs 编辑/etc/auto.master,输入如下内容: /misc /etc/auto.misc 编辑/etc/auto.misc,输入如下内容: storage -fstype=ext4 :/dev/sda1 重启autofs服务: sudo service autofs restart 创建一个链接: sudo ln -s /misc/storage /storage 配置samba服务器 sudo apt-get install samba samba-common-bin 我懒得设密码,配置成可以匿名访问的。 sudo mv /etc/samba/smb.conf /etc/samba/smb.conf.bak 编辑/etc/samba/smb.conf,删掉自带的内容,输入如下内容: [global] workgroup = WORKGROUP netbios name = jiazhoulvke server string = Linux Samba Server security = share [samba] path = /storage/ writable = yes browseable = yes guest ok = yes 重启samba服务:
kindle paperwhite越狱更换屏保
Sep 9, 2013
Kindle paperwhite(以下简称kpw)自带的壁纸其实挺好的,不过看多了也腻,所以想换点新鲜的。不过kpw的壁纸没法自定义,需要越狱以后才能换。 先下载好需要用到的文件: http://s3.amazonaws.com/G7G_FirmwareUpdates_WebDownloads/update_kindle_5.3.5.bin http://www.mobileread.com/forums/attachment.php?attachmentid=103175&d=1363715068 http://www.mobileread.com/forums/attachment.php?attachmentid=109554&d=1376755871 http://w065855.blob3.ge.tt/streams/3ZRY9XE/combined-dev-certs-20121002.zip?sig=-UEBboFiM5cbpuJPund6fzGi7WxZIkRJqQw&type=download http://www.mobileread.com/forums/attachment.php?attachmentid=110497&d=1378492891 由于版本等于5.3.3或高于5.3.5的系统还无法越狱,我的kpw系统版本是5.3.6,所以要从官方网站上下载5.3.5版的系统进行降级。 将kpw通过usb线连接到电脑上,将update_kindle_5.3.5.bin复制到Kindle的根目录,然后断开usb连接,依次点击菜单按钮(三道杠那个)->“设置”->菜单按钮->“更新您的Kindle”,就开始更新系统了,更新后会自动重启。 再解压下载的那个kpw_jb.zip,里面有这几个文件: jailbreak.mobi jailbreak.sh MOBI8_DEBUG README.txt 连接kpw到电脑,将jailbreak.mobi复制到documents目录中,将jailbreak.sh和MOBI8_DEBUG复制到kpw的根目录,然后断开usb连接,在kpw里就会有本叫《Paperwhite Jailbreak》的书了,点”Jailbreak”,然后手指按住左上角的黑点两秒(实际操作中我试了好几次才成功,所以你没成功也不用着急,多按几次),然后就开始越狱了。 越狱成功后自动重启,会多出来一个jailbreak-log文件,是越狱日志,看看删了就行。 现在可以下载安装最新的5.3.8,越狱不会丢的。不在乎系统新不新的话就保持5.3.5好了,反正也没太大区别。 解压combined-dev-certs-20121002.zip,把其中的update_combined-dev-certs-20121002_install.bin复制到kpw的根目录,断开usb连接,然后像更新系统那样更新就行了。 解压k5_rescure_pack_20130906.zip,将其中的update_rescue_pack.bin复制到kpw的根目录,断开usb连接,然后更新。 解压update_usbnet_0.10.N.zip,复制update_usbnet_0.10.N_install.bin到kpw根目录,更新。 点搜索按钮(也就是那个放大镜),输入”;un”,然后按回车,就开启usbnet模式了(再次输入的话就是关闭)。再次连接电脑,输入如下命令: sudo ifconfig usb0 192.168.15.1 && ssh root@192.168.15.244 我是直接在~/.bashrc中alias了一个别名: alias kindle='sudo ifconfig usb0 192.168.15.1 && ssh root@192.168.15.244' 这样每次只要输入kindle就行了。 kpw的root密码为空,提示输入root密码时直接回车即可,然后它会提示你目前系统是只读模式,按照提示输入如下命令进入读写模式: mntroot rw 先将系统原来的屏保备份到kpw的/mnt/us(也就是通过U盘模式连接到电脑上时显示的kpw根目录): mv /usr/share/blanket/screensaver /mnt/us/screensaver.bak 再创建一个软链接,将放置屏保的目录链接到/mnt/us/screensaver: ln -sfn /mnt/us/screensaver /usr/share/blanket/screensaver 以后要改屏保就直接在电脑上把图片放到kpw的screensaver目录中就行了。 图片要png格式,大小为758x1024,可以通过imagemagick转换,具体怎么转我也就不多说了。 有一点一定要注意!文件名是规定死了的,必须是bg_medium_ss00.png、bg_medium_ss01.png这样的,之前我没改名直接放进去,结果根本没用,Google上搜到的好几篇国人写的教程也都没说,后来看了老外的一篇博文才知道。 文件很多的情况下批量改名很麻烦,所以我写了个小脚本,把这段shell脚本放到screensaver里执行就可以。 #!/bin/bash num=0 for file in .
用CrossOver安装Photoshop CS2
Aug 8, 2013
什么是CrossOver 什么是crossover?用官网http://www.codeweavers.com/上的话说就是“在您的 Linux 操作系统上运行 Windows 软件”,它就是广大Linux群众喜闻乐见的wine的商业版,相比wine更易于使用,说白了就是更傻瓜化。 最近crossover正在搞优惠活动,原价128块的crossover现在只要64块,和linux有关的付费服务我一直以来是能支持就支持的,只有这样才能促进linux的繁荣嘛,几十块的价格也不算贵,在我能承受的范围,于是果断下单了。炫耀一下软件截图……: 获取Photoshop CS2 感谢Adobe大发慈悲,把Photoshop CS2给免费了,让我可以没有负罪感的用它了。b( ̄▽ ̄)d Photoshop CS2下载地址: http://download.adobe.com/pub/adobe/magic/creativesuite/CS2_EOL/PHSP/PhSp_CS2_English.exe 因为我的英语是体育老师教的,所以我还要装个汉化包: http://pcedu.pconline.com.cn/soft/gj/photo/1301/3142835.html 。 安装Photoshop CS2 这里假设你已经装好了crossover,现在先打开crossover,点击“安装Windows软件”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“支持的程序”中的第二个就是“Adobe Photoshop CS2”。 选中它,然后点击“选择一个程序安装包”,再点击“选择安装文件”,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你下载的Photoshop安装文件。 至于下面的容器你可以不用管,没有容器的话crossover会自己创建的。 现在点击“安装”,然后crossover会自动开始从网站上下载所需的运行库及字体,应该会弹出一些对话框,你只要一路点Next就行了。 装完运行库就会开始安装Photoshop了,在要求你输入序列号的时候输入下面这个序列号: 1045-1412-5685-1654-6343-1431 然后继续一路点Next,安装完成。 接下来就是安装汉化包了。汉化包是一个exe文件,其实就是一个rar自解压程序,直接用unrar就可以解压了: 然后将解压出来的文件全部复制到photoshop安装目录的Required目录中。 cp -v *.dat ~/.cxoffice/Adobe_Photoshop_CS2/drive_c/Program\ Files/Adobe/Adobe\ Photoshop\ CS2/Required 注意到我所写的命令和我实际操作截图里的不同了吗?“Adobe_Photoshop_CS2”是容器名,因为我之前安装了TM2013,所以已经有一个叫“腾讯_TM_2013”的容器了,这次安装Photoshop我选择把它安装到“腾讯_TM_2013”容器里,你如果是新装的容器那名字应该是“Adobe_Photosho_CS2”,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操作。 文件复制过去也就安装好了,如果你是安装到新容器的话,100%是会有乱码的,因为crossover官方并没有想到你会安装汉化包,所以默认没有给你安装中文字体,你需要自行安装一个。安装是很简单的,和安装Photoshop的方法几乎一模一样,选择“运行时支持的组件”中的“文鼎中文字体”,然后选择Photoshop所在的容器,点“安装”既可。 按照惯例,又到了秀截图时间了。
一个mutt配置
Aug 8, 2013
mutt的配置挺麻烦的,以前刚学用linux的时候就尝试过一次,失败了,从此再没碰过它,最近再次尝试,发觉也没想象中那么难,这里有我的配置: mutt_config,假如你不希望浪费精力去找教程慢慢配置的话,直接用我这个就好了,纯傻瓜式操作(当然也没傻瓜到outlook的地步……)。 mutt与一般的邮件客户端很不一样。像outlook这种客户端,收发邮件和管理邮件都是自己搞定,而mutt则像是个老板,手下有一堆的员工,员工A负责收信,员工B负责发信,mutt只是一个控制中心罢了。我用到的软件(或者说员工)如下: 收信:offlineimap 发信:msmtp 编辑邮件:vim (可以说最吸引我的就是这一点了,用习惯了vim,现在在浏览器里打完一行字都忍不住要按一下ESC……) 邮件提醒:gmail-notify 查看附件:wv、w3m gmail-notify和offlineimap都被我设为开机自启动,offlineimap在后台隔几分钟同步一次,而当有新邮件时gmail-notify会弹出一个消息框提醒我有邮件。 mutt作为一个纯命令行的邮件客户端自然是没法直接查看html格式的邮件的,所以需要通过w3m将html转换成纯文本;另外对于word、pdf之类的附件,则通过wv这类程序转换后查看;图片也可以调用display来显示。相关的转换规则可以在~/.mailcap里自行定义。 我设置了<super>+M为唤出mutt的快捷键(super是linux下的windows键的叫法),当我想发邮件或者查看邮件时按一下快捷键马上就能打开,比打开浏览器再点书签或者输网址不知快了多少倍。 目前的使用还比较初级,宏什么的都还没来得及去研究,那才是mutt的精髓所在。 最后秀一下mutt截图:
Fuck Adobe!
Aug 8, 2013